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常记心头:“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,把资源变资产,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。”近年来,我市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,涌现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区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、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样板典型,让农村变美、助农民致富、促农业发展,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。
产业发展带动民宿经济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
【案例】舒兰市上营镇二合村是一个古朴的小山村,这里和黑龙江雪乡处于同一纬度,中心旅游区域年平均降雪量是周边区域降雪量的4倍,积雪期长,雪质好,黏度高,厚重而洁白,俨然世外桃源。
2016年,二合村二合屯采取“村旅游公司+舒兰市旅投公司+社会资本”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,发动全屯118户村民入股,成立舒兰二合雪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建设“二合雪乡”。在政府主导、企业运作、农户参与下,雪乡实施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,积极开展以民宿为主打产业的乡村旅游项目,已投入资金6400多万元。从2017年至2020年,雪乡冬季接待游客数量从不足1万人上升到最多14万人,旅游收入从不足100万元上升到最多1700万元,乡村旅游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。
【案例】蛟河市漂河镇富江村主要经营项目包括特色民宿、湖畔花海、河灯祈福、民俗活动体验、手工作坊参观等。为打造乡村旅游精品,该村建设了传统村落博物馆,现有藏品2600余件;成立了蛟河市富江花海旅游有限公司,累计投入近500万元建设花海;依托靠近松花湖的独特地理优势,已连续举办8届松花湖河灯文化旅游节,吸引游客累计达到22万人次,极大提升了当地村民收入。
【启示与建议】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当坚持高位统筹,注重规划先行。聚焦长吉接合片区、松花江沿线,不妨集中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景点景区和线路,建设数字平台,绘制乡村旅游数字地图,融合线上线下提供高效服务,打造“智慧乡旅”新模式。同时,结合当前重点工作,力争使“千村示范”创建能够连点串线、连线成片,把有条件的线路打造成精品乡村游线路,全面提升乡村振兴的成色。
内涵发展带动特色旅游 历史传统助力乡村振兴
【案例】桦甸市突出“山水桦甸 五彩金城”形象定位,推出都市乾隆东巡圣地游、森林养生研学游、三湖探秘避暑游、抗联岁月红色游、乡村记忆民俗游、登山健身体验游等多条精品路线,连续举办了16届中国·桦甸白桦节,3届肇大鸡山冰雪文化节、2届朝鲜族辣白菜文化节等大型文旅活动,有效提升了影响力和美誉度。
位于八道河子镇的枫雪部落精心打造以古老萨满文化为背景,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集民宿、观光、游玩、影视拍摄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。目前已建设完成榆树川民宿村、枫雪部落民俗观光度假村,水上乐园和影视基地还在建设中。项目结合当地历史文化,建造了独特的民俗民宿,同时还可作为影视基地用于拍摄东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风貌。名峰山庄以肇大鸡山景区和乾隆到访历史为背景,主打民宿、果蔬采摘园、天文研学基地和户外游玩等项目,可一次性容纳300人左右,通过名山打造乡村旅游名片,吸引周边游客参观游玩。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进行还原呈现,两处景区发展充满活力。
【案例】磐石市取柴河镇知青岁月景区坐落在兴隆川村,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为主题,追记知青上山下乡生产、生活的场景,深度还原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,深刻诠释“闯五关”精神,积极打造集红色文化教育、农业旅游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产业园区。景区内建有取柴河镇史馆、知青主题教室、知青集体户、木匠坊、知青邮局、草帽广场等,参观大棚28栋,可容纳100人上课、500人就餐、200人住宿。内涵支撑景区发展,前景可期。
【启示与建议】巩固拓展乡村旅游发展新优势,当立足资源特色,在内涵发掘上下大功夫、做新文章。我市是传统旅游城市,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,可重点打造独具江城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板块,包括农业采摘、冰雪娱乐、雾凇观赏、研学拓展等,同时,按照旅行社团队游接待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,开发背包客、骑行客、自驾游、房车营地等不同种类的精品乡村游线路和项目,推出乌拉草、“三花一岛”冰鲜鱼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,丰富游客多样化、个性化、品质化乡村游体验。
“沉浸式”体验带动乡土文化 创意农品助力乡村振兴
【案例】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采取“公司+村党组织+脱贫户”模式,带动脱贫户发展脱贫产业项目:与六合源牧业合作,发展能繁母猪和育肥猪养殖项目,组织带动全村27户脱贫户入股,2016年以来,项目分红达130多万元;组织43户普通村民和28户脱贫户,成立了舒兰市“三稻粱”种植专业合作社,开展杂粮种植、豆油加工、纯粮酒酿造项目;2019年,对生产车间、产品展馆等进行升级改造,新建游客餐饮中心、观赏景观荷花池、垂钓园、瓜果采摘园、农事体验园,打造三梁村乡村旅游项目。乡土文化通过“沉浸式”体验,正散发出迷人的魅力。
【案例】卓远温泉是永吉县一拉溪镇贵张岭村的一张名片,这个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区集高科技种植、农业观光、餐饮住宿、温泉养生、休闲度假为一体,每年可提供100个就业岗位,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。
【启示与建议】做优做强乡村旅游,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保障。当持续完善基础配套,不断满足乡村旅游发展新需求,建议加强景区道路建设,谋划建设乡村绿道和慢行系统,将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向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倾斜,全覆盖全市重点乡村旅游景区。强化宣传营销,全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新活力,建议同专业旅游网站合作推广乡村旅游产品,组织头部“网红”到乡村旅游景区景点“打卡”“代言”“带货”,持续吸引游客流量,同时密切对接旅游龙头企业,吸引社会资本向乡村旅游领域集聚。